读书,是一种自我润泽的过程,是一种“润物细无声”的悠然灌溉。书,是水,是一脉清泉,是精神的甘露;而心,则是一朵荷花,根植在水中,无声无息,吸足水分,自我开放,在晴日的午后,或者静谧的夜晚,散发出淡淡的馨香。
因此,朱熹说,“半亩方田一鉴开,天光云影共徘徊。问渠哪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”,说的是读书的重要性,明心见性,透彻灵魂。
因此,有一位作家说,读书之后的心,如露水浸染过的大地。谈的是读书后心灵的惬意,以及舒畅。
我喜欢读书,尤其在烦恼时,在寂寞时,在患得患失时,都会拿一本书,无言地独坐在阳台的躺椅上,慢慢地读着,读沈从文的《边城》,读周作人的散文。这时,就仿佛有鸟鸣盈耳,月光盈脸,珠露在心:浑身洁净轻松,如一片羽毛,在阳光下散发出丝丝的光线。
沈从文的小说,总是给人营造出一角理想的天空,营造出一角精神生活的后花园。这儿,有清清的流水,有高高的白塔,有边城,还有边城的人和洁净的爱情:翠翠在这儿撑着船,间或见人说笑,眼睛会小兽一般一眨,低下头去;傩送在有月亮的夜晚,会登上岩头,唱着清亮亮的歌。这儿有吊脚楼,楼窗打开,白白团团的脸儿笑着露出;这儿有端午的鼓声,有“雨落下,水面一片烟”的迷蒙。
这是一个和谐的环境,一片诗意的田园,无论是生活的,无论是精神的。可惜,我们只可远望,只可羡慕,却始终无法走近,无法进入。翠翠,还有翠翠们的山歌,就如一轮圆月,悬挂在边城的上空,悬挂在边城的夜晚,让我们可望而不可即。
更何况,这儿还有悠扬的笛声,有迎亲的唢呐,有黄狗汪汪的叫声。
一切,都是这么美,让我们的心浸润其中,显得丰盈,洁净。
一切,都是那么洁净,拂拭着我们的思想,让我们的思想水灵,清新,馨香如梦。
沈从文《边城》的美,借助于优美洁白的文字,化为一颗颗清亮的水珠,映着青山绿水的韵意,带着青葱翠嫩的穿透力,穿过书本,穿过时间,一颗颗滴落在我们的心中。我们在养心的同时,也在养目,我们在润泽感情的同时,也在翰墨的香味中醺醺欲醉。